汕潮南府办〔2004〕93号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府直属有关单位:
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汕头市“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工作的通知》(汕府办〔2004〕140号)的精神,为科学编制我区的“十一五”规划,切实做好前期研究工作,经区政府同意,现将区发展计划局《汕头市潮南区“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抓紧组织实施。
全区“十一五”规划的前期研究工作由区发展计划局负责总协调,各镇(街道)、各有关部门应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按照该《方案》的工作分工和有关要求,按时保质完成我区“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工作。
附件:《汕头市潮南区“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工作方案》
二○○四年九月二十九日
汕头市潮南区“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工作方案
为科学编制好“十一五”规划,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汕头市“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工作的通知》(汕府办〔2004〕140号),结合我区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工作进程的安排
根据市政府对“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安排,结合潮南的实际情况,我区“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从现在至2004年底,组织开展前期研究工作,完成“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的研究;2005年上半年,起草规划纲要基本框架、专项规划草案;2005年下半年,起草规划纲要草案,对规划纲要、专项规划草案进行论证。规划纲要报区委、区政府审定后提交区人大审议。
二、总体要求与规划期
根据市政府的要求,我区的“十一五”规划纲既要体现近期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发展思路和目标相衔接,也要与全省、市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和相关任务相衔接。规划期原则上以五年(2006-2010年)为主,部分规划可根据规划对象的特点和任务科学确定规划期。为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相衔接,部分规划可展望至2020年。
三、工作内容与分工
为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我区“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采取政府部门研究与联合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一)区发展计划局组织的“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专题
1、潮南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
2、潮南区城市定位与发展思路的研究
3、潮南区产业定位与发展思路的研究
4、潮南区“十一五”规划重大建设项目的研究
5、创新投融资机制,推进城市资源资本化运营的研究
(二)区直部门负责的区“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重点专题
1、我区“十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的研究:分析“十五”期间全区在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基础设施、科技教育、生态环境、人民生活等方面目标的实现程度;研究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编制“十一五”规划提供全面、翔实的基础研究报告。
负责单位:区统计局
2、我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对策研究:分析我区生态环境建设、环境保护现状,研究全区及各镇(街道)环境容量和合理人口规模,练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和固体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问题;提出我区“十一五”期间优化产业布局的方案,遏制和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改善环境的关键环节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性对策、措施。
负责单位:区环保局
3、我区加快新型工业化的思路与对策研究:分析我区工业化进程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研究新型工业化的具体内涵、主要特征和评价标准,提出我区“十一五”期间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思路、阶段性目标、发展重点与相关的政策措施,提出工业经济带发展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负责单位:区经贸局
4、我区加强科技创新的基本思路与对策研究:分析我区“十五”期间科技创新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及存在问题;研究提出“十一五”期间加强科技创新的思路、目标和对策。重点是围绕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区科技创新综合能力,加快培育高新技术开发应用网络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网络,鼓励、扶持支柱行业、重点企业创建行业性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和企业技术开发中心,促进科技成果、专利技术产业化的对策措施。
负责单位:区科技局
5、提高我区外源型经济发展水平的对策研究:分析我区对外开放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我国在WTO过渡期结束后,WTO规则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对我区经济发展、体制改革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新形势下我区“十一五”期间对外贸易、对外经济合作的基本思路、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
负责单位:区外经贸局
6、我区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区交通网络化的思路与对策研究:分析我区交通运输的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我区实施行政区划调整后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周边区域的发展趋势,提出加快构筑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立和完善城区交通网络的目标与对策措施。
负责单位:区交通局
7、加快建立高效、有序的公共财政制度的思路和对策研究:分析我区财政体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按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要求,提出我区“十一五”期间完善区以下财政体制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负责单位:区财政局
8、我区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分析束缚我区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研究提出我区“十一五”期间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打破地区、部门和行业“壁垒”,最大限度地优化文化资源配置,进一步解放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建立起结构合理、机制灵活、技术先进、优势明显的区域性文化产业体系的思路和对策。
负责单位:区文化局
9、我区教育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的思路和对策:分析“十五”期间潮南教育发展状况、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十一五”期间我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主要任务和目标。重点是研究提出深化教育投入体制改革,强化义务教育阶段政府责任与保障机制,建立弱势群体教育及资助机制,发展非基本教育产业,促进产学研一体化的思路和对策。
负责单位:区教育局
10、提高我区公共卫生保障水平的思路和对策研究:分析我区公共卫生保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研究提出全区“十一五”期间加快完善公共卫生保障体系的思路与对策。重点是如何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成反应灵敏、高效统一的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完善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体系、城区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卫生科普宣传体系、财政经费保障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
负责单位:区卫生局
11、我区旅游产业发展与区域协作研究:重点分析我区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区域合作的现状、存在的制度性障碍;预测我区旅游市场的发展前景;研究提出我区“十一五”期间加强旅游资源开发与区域合作,实现各方旅游资源、产品、市场和信息共享,推进区内、市际旅游合作、闽粤赣区域旅游合作和国际旅游组织间的协作,发展壮大我区旅游产业的思路和对策。
负责单位:区旅游局
12、我区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和对策研究:分析当前我区国有企业及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研究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提出我区“十一五”期间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战略性调整,改革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建立健全新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强化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等的思路和对策。
负责单位:经贸局、财政局
13、我区农业产业化思路和对策研究:分析期间我区农业产业化和“三农” 发展状况与存我区“十一五”期间加快农业产业化,促进“三农”健康发展的思路与对策。重点是研究提出如何有效促进农业资源保护性开发和产业化经营、加速农村劳动人口转移、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市场体系、增强农产品竞争力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负责单位:区农业局
14、我区水利与水资源建设的思路与对策研究:分析我区水利与水资源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提出我区水利与水资源建设思路和“十一五”期间的主要目标、重点建设工程,加强水资源保护性开发,保证经济和社会发展用水安全的对策措施。
负责单位:区水利局
15、我区人口增长和结构变化的预测分析及对策研究:分析我区现有人口结构(分户籍人口、常住人口和“五普”口径)和就业状况,对“十一五”及2011~2020年全区以及各镇、街道的人口增长和结构变化特别是新生劳动力进行预测,提出“十一五”期间控制人口增长、保证社会充分就业和保障老龄人口生活的思路和对策。
负责单位:区计生局
16、我区社会治安管理机制及措施研究:分析我区社会治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发达地区和兄弟区、县在社会治安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提出我区“十一五”期间适应社会发展形势,实施科技强警战略,推进现代警务机制建设,提高社会治安打防控整体水平,营造良好社会治安环境的思路和对策。
负责单位:潮南公安分局
17、健全潮南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路与对策研究:“十五”期间我区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扩大就业、城市化、人口流动等问题,研究提出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思路和“十一五”时期的阶段性目标、任务。重点:围绕扩大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和确定合理的社会保障水平;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推行企业补充保险制度和试行地方补充保险制度,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强化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和监管;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制度;建立健全失业预警和失业调控制度。
负责单位: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18、我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研究:分析我区及各地土地资源的现状、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各类土地资源的需求和供给情况;研究提出我区“十一五”期间合理开发、利用、调配各类土地资源的主要模式与管理机制,包括利用模式、分配模式、保护模式、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等。
负责单位:区规划与国土资源局
19、我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研究: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分别分析自然灾害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影响;研究提出“十一五”期间提高自然灾害预测预警的技术水平,增强对灾害发生的规律性的认识,建立和完善各种灾害的统一标准以及灾害预测预警机制、应急指挥救援机制和城乡应急储备机制,形成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防灾减灾体系的思路和对策。
负责单位:区地震局、三防指挥部、农业局、民政局、气象局、人防办
20、我区安全生产的思路和对策研究:分析我区近年安全生产状况及目前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研究提出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加大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力度,加快建设我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和建立预警救援机制的思路和对策。
负责单位:区安全生产监管局
21、我区食品药品质量监督保障体系研究:分析我区食品药品行业发展的现状和主要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我区“十一五”期间加强食品和药品质量监管力度,打击造假制假行为,断绝有害食品和药品的流通渠道,切实保障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的思路和对策。
负责单位:区食品药品监管局
22、我区事业单位改革思路与对策研究:分析我区事业单位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研究提出我区“十一五”期间事业单位改革的思路、目标及原则,及下一步我区事业单位改革的主要任务及相关对策和措施。
负责单位:区编办
23、我区调整和完善行政区划的思路与措施的研究:分析我区行政区划现状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有利于协调发展各地经济,减少行政区经济壁垒、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的区划调整原则;提出我区“十一五”期间完善行政区划调整的思路和对策。
负责单位:区民政局
24、我区加快推进城镇化的思路与对策研究:分析我区城镇化进程的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提出我区“十一”期间加快推进城市化的思路和主要目标、任务,以及实现目标的对策措施。重点研究我区实施行政区划调整后,整合城市资源,加快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功能塑造进程,加快中心镇建设的对策措施;推进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经营机制创新,实现城市资源资本化、运用市场化的对策措施。
负责单位:区建设与城市管理局
25、加速推进我区信息化的思路与对策研究:分析我区信息化进程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通过信息化与国民经济、社会生活的更紧密结合,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相关问题;提出我区“十一五”期间推进信息化的重点内容、主要途径、制度创新及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等。
负责单位:区信息产业局
26、我区加强法制建设的思路和措施研究:分析我区法制体系建设现状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提出我区“十一五”期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和进一步完善我区法制体系的思路和对策,提出我区“十一五”期间的立法计划。
负责单位:区法制局
(三)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本方案的有关要求,抓紧研究制订相应的工作方案,组织开展本区域“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
四、加强协调配合,按时保质完成“十一五”前期研究工作
1、各部门、各镇(街道)在进行“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内外源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通过对本部门(行业)、本地区“九五”、 “十五”计划时期发展状况的客观评估,总结成功经验,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分析未来五年或更长一段时期我们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和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十一五”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为编制实施“十一五”规划打好基础。
2、区直部门负责的重点专题研究,各镇政府、街道的“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要求在今年10月中旬形成初稿并连同电脑软盘送区发展计划局(电子信箱:cnfzjhj@163.com),经综合协调并与全市重点专题研究衔接后,再进一步修改、充实,于今年12月上旬形成研究报告,并报区发展计划局汇总。除分工负责区“十一五”重点专题研究外,区政府职能部门应按本方案的有关要求,结合本部门职责,同步组织进行相关的“十一五”规划前期专题调研。
3、区直各部门、各镇(街道)要加强协调,积极配合做好全区“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重点专题的调研工作和相关的市“十一五”重点专题研究,突出抓好“十一五”规划重大建设项目的规划论证等前期工作,及时上报、汇报我区需要纳入市、省“十一五”规划纲要基本思路及重点专项规划思路的建议内容,争取我区有较多的项目列入市、省的重点专项规划,保证区与市“十一五”规划研究内容的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