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微信二维码
  • 手机版 手机版二维码
  • 无障碍版
潮南区2021年政府决算公开
  • 2022-07-20 09:23
  • 来源:本网
  • 发布机构:
  • 【字体:    

关于潮南区2021年决算草案的报告

潮南区财政局局长  吴泽伟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区人大常委会作关于潮南区2021年决算草案的报告。

  一、2021年决算草案

   2021年,面对新冠疫情、经贸摩擦等多重因素冲击,区财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和决策部署,树立一盘棋大局意识,系统谋划抓好预算执行,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迎难而上、担当作为。一方面,通过积极组织收入、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用好管好地方政府新增债券等措施,集中财力兜牢 “三保”底线和保障重点项目需求;另一方面,通过挖掘潜力、盘活存量、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等措施,统筹兼顾,合理调度资金,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财政运行总体保持稳定,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一般公共预算

   1、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021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8022万元,同比下降8.63%,完成调整预算的100.88%。非税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23.35%。

  (1)税收收入75136万元,增长1.24%,完成调整预算的100.06%。

  (2)非税收入22886万元,下降30.79%,完成调整预算的103.64%。

  2、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2021年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9450万元,增长9.49%,完成调整预算的102.03%。

  (1)基本支出218184万元,增长1.98%,占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2.86%,其中:人员支出215138万元;公用支出3046万元。

  (2)项目支出81266万元,增长36.48%,占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27.14%,其中:常规预算支出76300万元;综合预算支出4966万元。

  3、全口径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

   2021年本级一般公共预算可支配财力242514万元,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8022万元、上级财力性补助收入128324万元、收回存量资金12167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资金7万元、其他调入资金3994万元(水田指标)。加上上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327974万元(需扣减结余资金收回11659万元)、地方政府置换债券转贷收入16101万元、地方政府新增债券转贷收入16000万元、亚行贷款项目债务转贷收入5275万元、上年结转收入12058万元(需扣减收回存量资金508万元),全口径一般公共预算财力607755万元。

  2021年本级一般公共预算财政负担328814万元,包括: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9450万元、亚行贷款还本支出2644万元、体制和专项上解26720万元。加上上级转移支付补助支出243451万元、上年结转支出7774万元、地方政府新增债券安排的支出16000万元、亚行贷款项目债务转贷支出5275万元、地方政府置换债券还本支出16101万元、结转下年支出76640 万元,全口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负担694055万元。

  收支相抵,缺口86300万元,从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86303万元弥补后,结余3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1、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

  2021年完成政府性基金收入164711万元,同比增长45.65%,完成调整预算的99.58%。各项收入完成情况:(1)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45347万元,增长51.89%。(2)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17315万元;(3)彩票公益金收入229万元;(4)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329万元;(5)污水处理费收入1491万元。

  2、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2021年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78699万元,同比增长78.53%,完成调整预算的90.44%。

  3、全口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

  2021年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可支配财力165149万元,包括: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64711万元、收回存量资金438万元。加上上级专项转移支付补助收入19433万元、地方政府置换债券转贷收入13240万元、地方政府新增债券转贷收入200000万元、上年结转收入2487万元(需扣减收回存量资金438万元),全口径政府性基金预算财力399871万元。

  2021年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负担78846万元,包括:本级支出78699万元、线下支出147万元。加上上级转移支付补助支出8758万元、上年结转支出633万元、地方政府置换债券还本支出13240万元、地方政府新增债券支出172166 万元、结转下年支出39925万元,全口径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负担313568万元。

  收支相抵,盈余86303万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弥补财力。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2021年我区完成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84108万元,预算执行进度92.84%。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47422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36686万元。

  2021年我区执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74921万元,预算执行进度91.75%。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38212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36709万元。

  收支相抵,2021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结余9187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9210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23万元。加上期初余额45752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30659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5094万元),累计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结余(即期末滚存结余)54939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39868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5071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2021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总计32.75万元,完成调整预算114%。其中:利润收入23.68万元,完成调整预算100%;上级转移性收入 9.07万元,完成调整预算175%。

  2021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总计32.75万元,完成调整预算114%。其中: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及改革成本支出5.17万元,完成调整预算24%;调出资金7.10万元,完成调整预算100%;结转下年支出20.48万元。

  二、地方政府性债务情况

  根据预算法和财政部《关于对地方政府债务实行限额管理的实施意见》(财预〔2015〕225号)有关规定,地方政府应当严格实行债务限额管理。经市政府批准,市下达我区2021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676655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 156764万元;专项债务限额519891万元。截至2021年底,我区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665292 万元,控制在债务限额内,其中:区级存量债务55979 万元(亚行贷款项目)、镇级存量债务2777万元、地方政府债券606536万元(一般债87060万元、专项债519476万元)。

  2021年,市下达我区地方政府债券资金245341万元,其中:一般再融资债券16101万元、专项再融资债券13240万元, 分别用于置换到期一般和专项债券本金(借新还旧); 一般新增债券16000万元,安排用于S235司神线司马浦至两英路段路面改造(含通讯管道及路灯)工程、练江流域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源头截污雨污分流)工程等6个项目;专项新增债券200000万元,安排用于区人民医院异地新建项目、地方储备粮仓库等14个项目。

  三、统筹盘活存量资金情况

  为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财政存量资金和暂付款挂账规模控制在规定范围内,2021年度区财政加大了存量资金统筹盘活力度,共收回盘活存量资金48060万元,收回财政总预算冲减暂付款或补充当年财力。其中:当年上级结余资金11659万元,历年上级结余结转资金946万元,预算单位国库集中支付权责发生制核算资金25662万元,其他暂存款9793万元。

  对结转未满两年被收回的存量资金,若2022年底前原项目资金确需继续使用,由区财政局在区级资金中统筹安排给予办理拨付手续,保障原结余项目资金继续使用。

  四、2021年财政工作成效

  (一)严格本级预算收支管理,有力保障财政平稳运行

  2021年,我区财政收不抵支问题较为突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千方百计多渠道争取财力和库款,集中听取收支计划汇报、严控非刚性支出,收支工作取得较好成效。全年财力性补助同比增加3亿元,统筹盘活存量资金4.81亿元,在严控新增暂付款的前提下消化存量挂账4.09亿元,年末预算收支顺利实现平衡,财政运行总体平稳可控。在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的前提下,紧紧围绕组织收入中心工作,树立理财有方、统筹有道的理财理念,多渠道开源挖潜,收入质量明显提升。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8亿元,税收收入增长1.24%,税收占比76.65%,同比提高7.47个百分点;完成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6.47亿元,增长51.89%。

  (二)加强项目谋划储备,全力争取新增债和专项资金

  项目储备是申报新增债券、涉农资金、各类政策性转移支付补助的基础必要条件。2021年来,我区树立“先谋事再排钱”理念,主动支持各部门做好政策对接、资金对接、项目对接,有针对性地提前包装谋划项目,努力提高项目成熟度和申报通过率。2021年争取新增债21.6亿元,规模达到历年来最高水平;争取上级资金48.66亿元,解决了水利、交通、环保等一批在建重点工程的资金需求,有效带动投资,为稳增长、促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三)有保有压突出重点,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兜牢“三保”底线,坚持“三保”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地位,全力保障各级党政重大决策、新增债券、直达资金和涉农资金等重点支出需求。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增强预算约束力,通过严控新增支出、严控预算调剂、加强绩效管理、压减一般性支出等措施将“过紧日子”落到实处,推动财政支出结构优化、提质增效,积极促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以“政府的紧日子”保障“群众的好日子”。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投入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等十类民生支出完成49.3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6.35%;全年“三保”预算支出44.9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58%。建立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把落实好直达机制作为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抓手,动态跟踪资金分配下达、资金支付、惠企利民补贴补助发放情况,为开展疫情防控、纾解企业困难、保障基本民生提供了重要支撑。我区共获得直达资金22.75亿元,充分发挥直达资金对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的重要作用。

  过去的一年,受疫情反复、国内外经济复杂多变等多种风险因素叠加影响,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我们切实加强组织的领导,坚持深化改革、实干担当,在社会各界理解、关心和支持下,财政运行总体平稳。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全区财政工作中仍存在不少短板:一是全区财政收支矛盾和平衡压力愈加突出。“十三五”期间,我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城市建设、乡村振兴、民生支出急剧增加,受制于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影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放缓,而总支出大幅增加,两者间的差额快速扩大。“十四五”期间,预计收入将延续中低速增长,而民生等刚性支出只增不减,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资金需求明显增加。二是财政增收基础不牢固。经济基础决定财政水平,目前我区产业体系普遍存在低端化、形态散弱小,产品附加值低的问题,同时产业发展的基础支撑不足、用地布局分散、产业发展空间小,产业短板制约了经济发展,也直接影响了税收增长和财政增收。三是重点项目支出规模大,库款调度困难。随着水利、道路、环保、医疗、教育等各项重点项目的开展,全区财政支出压力倍增,资金筹措压力愈发加重。我们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将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五、下一步工作意见

  区财政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迎难而上,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继续以“增收、节支、提效”为中心工作,完善聚财理财机制,敢于坚持原则,当好“铁公鸡”,不该花的钱“一毛不拔”,打好“铁算盘”,把该花的钱花好、花在刀刃上。要提高管财理财能力、强化部门协作,“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用合作的态度解决问题”,逐步推动财政运行稳中向好。

  (一)强化收入管理,进一步夯实财力、拓宽财源

  一是推进协同治税。通过收入分成奖惩措施压实各部门、各镇街协税护税责任,加强纳税评估,推进用电量、土地、房屋等涉税数据互通共享,强化数据分析,税负率异常的企业重点稽查,坚决打击偷税漏税行为,促进税负公平、应收尽收。

  二是加强非税征收。推进经济秩序整顿,调动镇街执法罚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依法依规加大对经济社会管理各领域的执法查处力度。规范自来水“直抄到户”管理工作,依托电子支付手段,尽快将污水处理费和垃圾处理费强制纳入自来水费带征。积极盘活政府资源资产,对收储条件相对成熟的闲置低效资产进行处置变现。全力加快水田垦造,以水田指标收入弥补财力缺口。努力壮大国有经济,推动国有资本参与优质项目的投资运营,逐步推进国有企业实质化经营发展,为社会民生贡献力量。

  三是着力培植财源。大力推进“工改工”,扶持园区经济和产业集聚发展,不断增强企业造血能力。积极推进招商引资,利用乡贤资源争取科技含量高、投入产出大、具备带动效应的高质量项目落户我区。统筹推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探索开辟高铁新城,保证可持续开发的土地供应,努力做大房地产业规模,依托房地产业从征地、出让、建设、销售、二手房交易的全链条创税能力,不断提高财政可支配、可持续财力水平。

  (二)强化预算约束,进一步厉行节约、防控风险

  一是严格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坚持“先有项目后有预算、先有预算再有执行、没有预算不得执行”原则,把牢预算管理、资产配置、政府采购等关口,进一步优化预算编制,重点、敏感、刚性支出全额列入预算,一般性、非刚性支出能压则压、能砍则砍。结合财政承受能力严格控制新建项目规模,避免铺张浪费,可上可不上的项目一律不上。加快建立节约型财政保障机制,把腾出的财力用于改善民生和支持市场主体发展。

  二是要强化预算执行约束力,以不突破支出预算总盘子、不出现新增挂账为基本前提,严控预算调剂追加,杜绝无预算、超预算支出,努力缓解财政收支压力,逐步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三是做好支出安排和库款调度管理,科学预测每月库款收入,制定分清先后缓急的支出安排机制并严格执行,每月按照资金敏感度、重要性、紧急度拟定支出计划进行集中会审,确保兜牢“三保”底线,重点考核资金及时拨付,有效防范和化解财政运行风险。

  (三)强化统筹理财,进一步解决遗留、提质增效

  一是加大存量资金统筹盘活力度,存量资金收回后原则上不再重新安排,对应安排的项目欠款(支出责任)原则上纳入新年度的专项资金分配方案,优先用新资金解决存量项目。强化部门间沟通协作,严格要求资金主管部门在上级提前下达专项资金后,在规定时限内制定资金分配方案。

  二是要结合实际刚性需求,有针对性地牵头项目单位提前做好项目谋划储备工作。要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按照“节约、高效、整合、统筹”的思路谋划项目,避免“小散杂”和“撒胡椒面”式低效项目,有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要前置做实设计、审批等工作,确保资金到位后立即形成支出。

  三是学懂弄通专项债、涉农等各领域专项资金申报要求,研究吃透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支持汕头经济特区建设、推动老区苏区发展等政策文件,主动对接上级部门,以成熟的项目储备为基础,多渠道争取资金,逐步解决历史遗留欠账,弥补本级财力对经济建设发展方面投入的不足。

  (四)坚持以深化改革为抓手,加快建立完善现代财政制度

  一是预算改革更加注重引领性。持续推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改革向纵深发展,依托制度和技术为预算管理全流程赋能,谋划新一轮预算改革,以提升预算能力为核心,围绕资源配置、财力统筹、协同管理等领域重点突破,促进财政预算管理提质增效,牵引带动政府治理效能持续提升。

  二是完善镇级财政管理体制。围绕“财权与事权相匹配、效率与公平相统一、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原则,加快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财政关系,有效激发镇(街道)培植财源和节俭支出的积极性。

  三是注重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持续推动绩效管理、监督检查等财政管理各方面的重要改革,坚持深化财政管理“放管服”,明晰权责划分,优化流程规则,确保各项工作“放得开、接得住、管得好”。

  四是先行先试,以“数字财政”建设为支撑创新管理。运用财政核心业务一体化系统建设成果,实现在“同一标准、同一平台、同一系统”下开展全链条财政预算业务管理,对财政资金分配、拨付、使用、核算等实施全流程监管,确保资金从下达源头到使用末端“有源可溯、有迹可查”,利用制度加科技为财政管理赋能。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做好2022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区财政工作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发展新理念,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奋发有为,坚持依法理财,狠抓增收节支,加快财政改革步伐,确保预算顺利执行和各项政策措施的有效落实,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2021年汕头市潮南区政府决算.pdf

附件:潮南区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表.xlsx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潮南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