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期 施工期主要内容为厂房的建设和厂房设备安装,工程主要包括厂房的建设、装修、设备安装及配套的设施安装等。为了进一步降低施工活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建议施工单位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施工期废水污染及防治措施 项目施工期的废水污染主要有施工废水(基坑废水、冲洗废水等)、暴雨期间的地表径流及施工人员生活污水,防治措施如下: (1)建筑材料需集中堆放,并采取一定的防雨淋措施,及时清扫施工运输过程中抛洒的建筑材料,以免这些物质随雨水进入附近水体。 (2)建议在施工区建沉淀池和清水池。施工废水(如基坑废水,冲洗废水等)经过沉淀池,沉淀处理后排入清水池,作为循环水回用至施工地洒水抑尘,不外排。 (3)施工期期间可能会遇到暴雨,带有少量土的地表径流经过沉淀池沉淀处理后,作为循环水回用至施工地洒水抑尘,不外排。 (4)项目不设置施工营地,施工人员租用周边民房居住,生活污水依托周边已有设施处理,不单独外排。 2.施工期废气污染及防治措施 施工期的废气污染主要为施工场地粉尘,包括场地平整、开挖基础、运输车辆和施工机械等各种施工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和逸散尘。建设单位采取如下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工地公示扬尘污染防治措施、负责人、扬尘监督管理主管部门等信息。 (2)出工地的物料、垃圾运输车辆,应按照批准的路线和时间进行物料、垃圾的运输,采用密闭车斗,并保证物料不遗撒外漏。 (3)施工工地内的车行道路应硬化地面,铺设钢板、铺设水泥地面等措施。 (4)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他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并平整压实,防止尘土飞扬。 (5)项目采用商品混凝土,并减少建筑材料堆存量及扬尘的产生,施工过程中,严禁将废弃的建筑材料作为燃料燃烧。 (6)为控制施工期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项目施工过程中应依照《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和《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HJ/T393-2007)有关规定,采用“湿式施工作业”,对施工现场易产生扬尘的作业面(点)、道路等进行洒水降尘,在大风日加大洒水量及洒水次数。 (7)项目场地边界四周应设置高度2.5米以上的围档,实行封闭式施工,并在围挡上方设置喷淋洒水降尘设施,以起到对厂界内颗粒物可随时进行喷淋降尘的效果。 (8)施工期应执行施工扬尘防治“6个100%”(施工工地周边100%围挡,出入车辆100%冲洗,拆迁工地100%湿法作业,渣土车辆 100%密闭运输,施工现场地面 100%硬化,物料堆放 100%覆盖)的标准化管理。 3.施工期噪声污染及防治措施 施工期噪声主要包括施工作业过程中运输车辆和多种施工机械噪声。 (1)施工单位应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在高噪声设备周围适当设置屏障以减轻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合理安排施工时段,减少施工噪声影响时间,禁止强噪声设备在夜间22:00~06:00时段和中午12:00~14:00时段施工。 (3)加强对运输车辆的管理,尽量压缩施工区机动车辆数量和行车密度,控制车辆鸣笛。 (4)施工中应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护保养,避免由于设备性能差所增大的机械噪声的现象发生。 (5)合理布局,控制声源与施工场界的距离。 4.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建筑垃圾、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等。 (1)施工期建筑垃圾集中堆放,及时清运,在工程结束前清扫干净。对可回用的建筑垃圾外运作为建筑材料二次利用;废金属经分拣、集中后由废旧金属回收单位回收再利用。不能利用的碎砖、混凝土块等废料经集中收集后,由建设单位委托建筑公司运往指定地点统一处置。 (2)施工人员依托周边民房居住,生活垃圾依托当地环卫部门清理。 二、运营期 1.大气环境影响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的废气主要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主要污染因子为VOCs(以非甲烷总烃表征),颗粒物,实验室产生的废气(以非甲烷总烃表征),喷码有机废气(以非甲烷总烃表征),污水处理站产生的废气(以臭气浓度表征),锅炉运行过程产生的锅炉烟气,备用柴油发电机产生的废气,食堂厨房产生的食堂油烟,停车场汽车尾气。 本项目称料过程的颗粒物由通过单层密闭负压收集后通过布袋收尘器处理,然后呈无组织排放。项目有机废气(以非甲烷总烃表征)通过设备废气排口直连收集后,通过“水喷淋+除雾器+活性炭吸附”废气处理设施处理后经排气筒排放。研发实验室产生的有机废气经单层密闭负压收集后,引至“水喷淋+除雾器+活性炭吸附”废气处理设施处理后经排气筒排放。喷码产生的有机废气,通过加强机械通风,在车间无组织排放。项目乳化、搅拌工序除了会产生有机废气外,在原料开箱开罐、投料过程中难免会有少量生产异味逸散出来,扩散在项目生产车间内,以无组织形式排放。本项目锅炉采用低氮燃烧技术,产生的烟气通过排气筒排放。本项目的污水处理站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设施均埋于地下,且为封闭状态,设有小排气管进行排气,排气管内设置通风设备将臭气排走,且项目会定期投放除臭剂减小臭气浓度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备用发电机尾气经收集后引至楼顶天面高空排放(排气筒高度约15m)。食堂油烟经抽油烟机收集后,经预留风管进入油烟净化器进行净化处理。本项目设有1个地下停车场,会排放一定量的汽车尾气,地下停车场位于厂房一地下1层,通过加强通风、在厂区内种植绿植。 2、废水环境影响 本项目的废水包括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 项目拟设置1台冷却塔对空调机组进行冷却,冷却水循环使用不外排。项目拟配2台0.5t/h的燃气蒸汽锅炉作为供热,锅炉蒸汽冷凝后回到锅炉,循环使用,排放的循环水全部回用于车间地面清洁。项目厂区内实行雨污分流,雨水经雨水管网收集后排入市政雨水管网,项目外排废水为职工生活污水及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与生产废水一并排入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项目排放的污水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同时满足汕头市潮南区峡山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标准,然后通过市政污水管网纳入汕头市潮南区峡山污水处理厂。 3、噪声环境影响 项目完成后全厂的噪声源主要为生产设备动力机械运作时产生的噪声,项目大部分主要噪声设备布置于室内,项目采取隔声、减振等综合性降噪措施。根据预测结果,运营期间生产设备的噪声经车间墙体隔声以及综合降噪处理后,厂界噪声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 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 项目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生产过程中不合格品、废包装材料、废反渗透膜及废离子交换树脂、废布袋及粉尘、废水处理污泥、格栅过滤杂物、废原料桶、废机油桶及废机油、废活性炭、实验废弃物、废油墨桶、废油抹布、生活垃圾等。 项目产生的不合格品由物资公司回收。废包装材料由物资公司回收。废反渗透膜及废离子交换树脂为一般固废,由物资公司回收。废布袋及粉尘由物资公司回收。废水处理污泥及格栅过滤杂物交由一般固废公司处理。项目化学品原料使用过程会产生一定量的废原料桶,收集后交由原料厂家回收利用于原始用途,交由厂家回收。废机油桶、废机油、废活性炭、实验废弃物、废油墨桶、废油抹布为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理。产生的生活垃圾经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