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与自救,幸存与遇难,这12个案例值得一看!
地震
什么叫“教科书式”撤退
这里有示范!
2019年5月30日下午,江苏常州邹区实验小学举行活动时突遭大雨,现场近3000名师生、家长在短时间内完成了有序退场。
案例总结:应急安全意识是日常培养出来的,要从娃娃抓起,学校等单位应经常演习逃生撤离,除了普及避险知识,人员密集型场所更要注意选择科学的撤离方式,提前制定和熟悉撤退路线,防止拥堵踩踏等现象。
山体滑坡
2019年8月4日18时许,湖北省恩施州躲避峡谷底突发山洪,13人遇难61人被救。死者均为自驾游者,未在有关部门登记。据一名被救者称,现场至少一半的人没穿救生衣。
一位当地的资深“驴友”称,2019年6月,他看到一段在躲避峡拍摄的视频,谷底的水因为下雨,一部分已经变得浑浊不堪,但还有很多游客在清水处拍照:“水浑了说明不断有雨水进入,在狭窄的河道里很容易遇险,但是视频中好像无人意识到。”
06
那些从山洪中死里逃生的人
得益于什么?
3.英国布莱顿大学群体行为研究专家Chris Cocking教授认为,在突发事件中,人们倾向于合作,这会增加每个人的生存机会。“遭遇灾难时,对个体来说,最好的求生战术是要追随集体利益”。
4.未雨绸缪好过临阵磨枪,事发之前反复练习,让应急行为变成条件反射,不需要进行详细思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