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微信二维码
  • 手机版 手机版二维码
  • 无障碍版
灾难与自救,幸存与遇难,这12个案例值得一看!
  • 2020-05-26 09:26
  • 来源:本网
  • 发布机构:
  • 【字体:    
  



地震

什么叫“教科书式”撤退

这里有示范!

2019年5月30日下午,江苏常州邹区实验小学举行活动时突遭大雨,现场近3000名师生、家长在短时间内完成了有序退场。

案例总结:应急安全意识是日常培养出来的,要从娃娃抓起,学校等单位应经常演习逃生撤离,除了普及避险知识,人员密集型场所更要注意选择科学的撤离方式,提前制定和熟悉撤退路线,防止拥堵踩踏等现象。

山体滑坡

2019年8月4日18时许,湖北省恩施州躲避峡谷底突发山洪,13人遇难61人被救。死者均为自驾游者,未在有关部门登记。据一名被救者称,现场至少一半的人没穿救生衣。

一位当地的资深“驴友”称,2019年6月,他看到一段在躲避峡拍摄的视频,谷底的水因为下雨,一部分已经变得浑浊不堪,但还有很多游客在清水处拍照:“水浑了说明不断有雨水进入,在狭窄的河道里很容易遇险,但是视频中好像无人意识到。

在所有洪涝灾害中,山洪发生最为突然,破坏力最大。山区气候多变,经常发生局部大暴雨,有时候,游客在下游感受不到,人在溪流中,不知上游山洪已经形成,危险正在悄然逼近。

06

那些从山洪中死里逃生的人

得益于什么?

据国家职业资格户外教师李伟回忆,2003年其带队在广东惠州银瓶嘴峡谷溯溪时遭遇山洪,“直到水流越来越浑浊,而且流下的树枝越来越大,浑浊的水也越来越大而多,他们才意识到可能会有山洪!警觉中抬头观看,听到上游山谷里传来火车的轰鸣声,我赶快发出呼喊:山洪来啦,快往山谷两边山上跑!同行的队员连放置在水潭边上的背包等装备都没有来得及收起,不分男女穿着泳衣就赶紧往山谷两岸山坡跑去。”李伟描述到。
幸存者的总结:李伟在事故后总结到,“能死里逃生得益于我们的警觉和在溪谷里休息亲水前,已经有意识计划好万一山洪来临的紧急撤退路线,万幸躲过了一劫。”
无论是提前察觉到了山洪来临的讯息,迅速撤离,还是山洪突然而至,急着逃命,都要记住:尊重自然客观规律,别和山洪赛跑,而是向两侧高地跑!!!

3.英国布莱顿大学群体行为研究专家Chris Cocking教授认为,在突发事件中,人们倾向于合作,这会增加每个人的生存机会“遭遇灾难时,对个体来说,最好的求生战术是要追随集体利益”。

4.未雨绸缪好过临阵磨枪,事发之前反复练习,让应急行为变成条件反射,不需要进行详细思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潮南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