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微信二维码
  • 手机版 手机版二维码
  • 无障碍版
汕头市食安办发布消费提醒:慎防食用淡菜中毒
  • 2020-05-27 11:28
  • 来源:本网
  • 发布机构:
  • 【字体:    

淡菜,是一种外壳呈现黑褐色的双壳类软体动物,又叫贻贝、青口,在北方称海虹,是常见的一种食用性贝类。近年来,国内发生多起因食用淡菜而引发的中毒事件。食用淡菜引起中毒的原因是由于淡菜等贝类摄食有毒藻类在体内蓄积毒素造成的。

需要明确的是,淡菜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吃普通的淡菜并不会导致中毒。淡菜有毒,主要是由于淡菜食用了一种具有毒性的赤潮(含有麻痹型贝毒)之后,毒素在其体内蓄积所导致的。

这类毒素比较特别,它们极耐高温,家中普通的加热方式并不能降解毒素;就算是吃了已经烹调过的淡菜,也可能会导致食物中毒。

毒淡菜中含有的麻痹性毒素毒性很强,和河豚毒素、织纹螺类似。这种毒素不光可能在淡菜中出现,在扇贝、牡蛎等贝类食物中同样可能出现。

通过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发展规律发现,贻贝动物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含量在每年4、5月份将达到最高,这也是每年到了此时“淡菜(青口)中毒事件”高发的根本原因。

当食用了含有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淡菜等贝类动物后,很容易导致食物中毒,会出现头痛、恶心、四肢肌肉麻痹、皮疹、发烧、甚至呼吸停止等中毒症状。

为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预防因食用淡菜造成食物中毒,汕头市食安办发布消费提醒:

1、各经营企业、餐饮单位、消费者,在购买淡菜等贝类水产品时,应尽量避免购买来自赤潮地区的贝类。消费者在赤潮暴发高峰期不要采捕和购买食用野生的贝类。

2、怀疑中毒时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贝类中毒没有家庭性的或是自我抢救的办法,一定要尽快前往医疗机构治疗,确保及早排除体内毒素。

3、为了预防食用贝类中毒,在烹煮前先除去肠腺等内脏,避免食用蒸煮贝类的汤汁,每次进食较少份量的贝类。到信誉良好、有检测证书的商家购买,尽量避免购买来自赤潮地区的贝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潮南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