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微信二维码
  • 手机版 手机版二维码
  • 无障碍版
一曲宋元遗韵在——潮南区第二期成人公益培训潮剧班圆满结束
  • 2021-10-08 16:28
  • 来源:本网
  • 发布机构:
  • 【字体:    

潮剧是由宋元时期的南戏逐渐演化而来的一个分支,至今已有440年的历史。其又名潮州戏、潮音戏、白字戏等,是用潮汕方言(漳州南部用闽南方言)演唱的地方戏曲剧种。现其有古装戏、现代戏剧目四千多个,唱腔曲牌、锣鼓牌子、配乐弦诗两千多首。潮剧表演分为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演唱用真声,柔婉清丽。唱腔以曲牌联缀兼板式变化。伴乐清越柔美,锣鼓调音和谐。潮剧以其极富地方特色的唱腔音乐和独特的表演方式而享誉海内外,是连接海内外潮人的精神纽带,也是潮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潮剧于2006年入选国家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了传承潮汕传统文化,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满足广大潮剧爱好者的需求,区文化馆、图书馆主办的第二期成人公益潮剧培训班在区图书馆二楼顺利开班,并于9月3日圆满结课。

此次培训,特邀吴丽娜、周旋华两位老师授课,吸引了我区许多潮剧爱好者来报名参加。

微信图片_20210923102746.jpg

↑教师简介:吴丽娜,出生于潮阳区,1979年2月考入潮阳县戏曲训练班,三年后毕业,分配到潮阳潮剧一团工作,扮演花旦角色。退休后,一直参与民间潮剧辅导及演出活动。

微信图片_20210923102750.jpg

↑教师简介:周旋华,出生于潮南区峡山,1979年考入潮阳县戏曲训练班,三年后毕业,分配到潮阳潮剧一团工作,扮演夫人角色。退休后,一直参与民间潮剧辅导及演出活动。

本次培训通过理论授课,实践指导,交流分享等形式共四节课程。第一节课程在图书馆二楼多媒体室进行,老师向潮剧爱好者们简单介绍了潮剧的“四功五法”——唱、念、做、打后,开始教学员们唱腔基本功:唱念六个母音。

微信图片_20210923102755.jpg

微信图片_20210923102758.jpg

学员们都很积极,跟着老师们念了六个母音后,开始以唱曲的形式,掌握运用这六个母音。歌声整齐和谐,轻柔婉转,学员们都沉浸其中,唱得非常尽兴,学得非常开心。当遇到不大熟悉的部分,有些学员还要求老师再展示一遍,用手机录下来便于反复练习。

微信图片_20210923102802.jpg

微信图片_20210923102805.jpg

第二、三、四节课都在文化馆的四楼舞蹈排练厅进行,老师们帮助学员们复习唱念部分后,开始指导表演潮剧的姿态动作。老师们热心指导,学员们虚心积极请教,学习氛围和谐热烈。

微信图片_20210923102809.jpg

微信图片_20210923102812.jpg

眨眼间为期近一个月的四节课程就结束了,每节课结束,学员们都与老师交谈甚欢,不舍离去。在学习交流过程中,他们不仅收获了演唱技巧,还收获了快乐和情谊。

学唱潮剧是一件非常风雅的事情。潮剧中的唱词,经过几代人的演唱和修改,古朴文雅,押韵合辙,声调有高有低,表情有哀有乐,节奏有快有慢,能使演唱者身入其境,旁听者清心悦耳,从而能够陶冶人的情感情操,提升人的气质风度。

通过本次潮剧培训活动,两馆希望能为广大潮剧爱好者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同时也希望更多的群众能够领略到潮剧的艺术魅力,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微信图片_20210923102817.jpg

微信图片_20210923102820.jpg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潮南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