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初心·担使命
传承五四文化·践行五四精神
每年的5月4日为我国的青年节,五四青年节源于中国1919年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距今已101年了,现在很多年轻人已不知道五四运动是什么了吧~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特意为广大市民读者精选了一份五四书单,从各个不同方面对这段历史进行剖析解读,希望能增进读者对五四文化的兴趣与理解。 01 五四文学 启蒙的维度与向度 潘正文著;高玉主编 五四文学革命是适应当时思想启蒙运动的需要而发生和发展的,它的显著特点是密切配合了当时的启蒙运动,因此,它的意义首先表现在思想启蒙方面。书稿既是从大历史的角度看待文学发展,也是从时代的高度和中国崛起的历史背景中凸显了文学的重要价值。 02 新文化运动百年祭 邓秉元著 全书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了中国传统学术在新文化运动冲击下的际遇,揭示了所谓“旧文化”暨传统经学在近代的转折过程,呈现出不同于西式“新文化”叙事的另一种声音,揭示了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转型的若干面相和传统士人的精神传统,为传统文化如何焕发生机提供了深刻的思考。 03 两地思量共此心:庐隐精品美文 庐隐著 庐隐文集,《海滨故人》《象牙戒指》书写了五四时期知识女性的生命体验和心路历程,散文《云鸥情书集》《东京小品》系列则更为充分和个性化地表现出作家的才情,大量表达现实关怀的杂文也可以作为我们了解那一时代的透镜。 04 民初气象变乱之年的暴力、阴谋与爱情 赵柏田著 故事时间系从清廷启动预备立宪的1905年至五四运动爆发的1919年,将青春期民国的诸多人事,在广阔的大历史背景下酣畅淋漓地重新展示、审度、诠释和反思,在对端方、陆征祥、顾维钧、陈独秀、蔡元培、章太炎、鲁迅、苏曼殊、刘师培、何震等人物的考察中,致力于个体与时代的关系书写,揭示他们如何适世、用世、甚至叛世,落墨尤多的,是新文化运动中的旗手和先锋。 05 读给孩子的经典散文 陈秀娟编 书籍选取的多为五四时期的名家名篇,这些文章既多受外来文学的影响,又与古典散文渊源密切,透过这些文字不仅可以解开一段历史记忆的密码,也能走入鲁迅、朱自清、老舍、徐志摩、萧红等名人的非凡人生。 06 权作一幅相思笺:石评梅精品美文 石评梅著 文集收录作者艺术形态相对精致的散文、小说作品,以及别具探索意义的戏剧作品。作家的善感与抑郁的气质赋予作品以清冷感伤的色彩,但这并不妨碍她对女性命运和人生的思考,作品反映了五四时代女性的觉醒和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