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南山那一抹“红”,着色了岁月峥嵘 | 文化潮南行
时代画笔,勾勒波澜壮阔的红色岁月;岁月灯盏,照亮跨越历史的革命精神。位于潮南区西南部的红场镇,是抗战时期大南山革命 苏区党政军指挥机关所在地、东江地区革命根据地领导中心,也是汕头革命遗址分布最密集的镇。
这是一片英雄的土地。延绵山岭里,十一书群雕、李多年母女事迹铜像、排金山战役墙雕、扩红广场、红歌谣朗读亭等红色景点是那段革命历史的有力见证。徜徉在大南山革命历史纪念馆的珍贵档案中,重温这片红色沃土的历史记忆,见证红色精神的孕育和传承。

红场镇原名石船,地处大南山中段,这里曾经是大南山革命根据地的政权中心。这一带在土地革命时期是东江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农民运动领袖彭湃创建的革命根据地。
“徐向前、李富春、邓发、古大存、方方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领导过革命斗争。”大南山革命历史纪念馆馆长林俊豪告诉记者,纪念馆正是为缅怀老一辈革命家和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光荣革命传统而建,于1997年落成开馆。
走进该纪念馆,历史的画卷徐徐展开,49个老物件摆放在各个角落,令人目不暇接。锈迹斑斑的枪支和刀、泛黄的文件、红军医院使用过的药瓶……每件革命文物,都经过精心挑选与布置,无声诉说着昔日历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
手机版
无障碍版
公安备案号:440514020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