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潮南区位于广东省东部沿海,汕头市西南部,东临南海,西接普宁市,南邻惠来县,北与潮阳区隔练江相望。因地处练江中下游南岸,故称潮南。地理坐标北纬23°3′—23°18′,东经116°16′—116°40′。境域东西最大距离28千米,南北最大距离22千米。区域面积600.74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4.7千米,海域面积4000多平方千米。城区峡山距离汕头市区33千米。
【地形地貌】潮南区为沿海平原—丘陵地区,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特征为“一山一江一平原”。区境西南部南山属莲花山脉大南山支脉,自西北向东南延伸,山体庞大,重峦叠嶂,海拔多在300~400米,主峰雷岭大山为521.2米,低山丘陵分布于红场、雷岭以及仙城、两英、胪岗、成田、陇田等地之南部山区。海拔350米以上的山丘,在司(司马浦)神(神泉)公路以西主要山峰有大丁山(488米),家神石(虎白坟西南山)、老虎伸腰岽(440米),苏明岽、八乡山(415米),金埔北畔岭、释迦山(389米),后田岭、伯公顶、陇头岭(审者寮西南)、叠石岭(352米)等;在司神公路以东主要有大山(446米),金公髻(435米),千山(434米),关谋山、大帽山(452米),松柏山嵋(404米),陈五田东面山、双石仔(406米),巫字后壁山以及百花尖(388米)等。海拔200~350米的山丘,在司神公路以西主要有虎过龙山(高桂岽)、大輋岽(西登)、打铁寮陵、后田岽、独角麒麟、狼尾岽(石船岭)、排金山、审者寮南、大溪坝南、林者世陵、虎山(大溪坝陵)、金溪山(三角地顶)、释迦山南、家神岭、娘山(256米)、翠峰、佛祖庙岭、半天佛等;在司神公路以东有金公髻北面山、五尖山、大龙山、尖峰仔(后坪寨陵)、成田大帽山西南、千山寮寨陵、后坪南畔陵、狗骨岭、后坪岽、尖石坪、烟堆山、厝仔埔、阳岽顶、天苔、南公公、安顶山(红口輋南)等。
丘陵主要分布于低山丘陵区靠近平原村寨的南山北侧,即自仙城南部山区边缘,经两英圆山、成田宁湖,东至陇田华林顶一带,呈狭长带状分布,丘低坡缓,河谷开阔。从西至东,海拔100~200米较知名的低丘有尖石陵、狮母棚、马脚埔寨陵、新寮门岭、西坑顶、林招东山、狮山、深田东山、牛牯岭东山、宁湖寨陵、虎岗山、港头大尖山、牛眠南面山、倒插钗西畔陵、华林顶和将军袍等。海拔100米以下的台岗地,广泛分布于丘陵区及其附近地带,多已被垦荒种植。
平原主要分布于练江中下游流域,在区境北侧。练江自西向东流经区境北界构成练江中下游三角洲平原,地势平坦开阔,范围包括区内陈店、司马浦、峡山、胪岗、成田和陇田部分地区。东部沿海为陇田—井都海积砂坝,海拔一般在10米以下,由海砂堆积而成,砂层略向海岸倾斜,呈东北—西南半月形。原海砂随风飞扬搬迁,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营造木麻黄防护林后,逐渐形成固定或半固定砂土。
【气候】潮南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海洋性气候明显,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夏长冬短,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常青。年平均气温21.1℃,年际变化在20.5~21.6℃之间,变幅1.1℃。常年最冷月在1月或2月,3月起气温逐月回升;最热月在7月或8月,9月起气温逐月下降。月平均最低气温12.8℃,月平均最高气温27.3℃,月平均气温年较差14.5℃。年平均降水量1830毫米,其中南山区年平均降水量2200毫米,是主要的暴雨中心;沿海地区年平均降水量1593毫米,是主要的干旱区。一年中各月降水量分布不均,雨季和旱季明显,历年10月至次年3月为旱季,降水量占全年17%;4—9月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83%。潮南区热量资源充足,年日照时数2100~2300小时,日照百分率50%左右。全区除南山高丘地带≥10℃积温少于7000℃外,其余各地≥10℃积温为7500~7900℃,有利于双季稻及喜温作物种植。
常见的灾害性天气有春季的低温霜冻、春播期的低温阴雨、早稻抽穗扬花期的“龙舟水”、汛期的台风暴雨、晚秋季节的“寒露风”及冬季的低温冷害。
红场、雷岭每年有5~10天霜冻,练江平原地区霜冻少于5天,沿海地区基本无霜。每年2—3月出现≤12℃的低温伴降水,年平均约10天,最长出现于1983年,有38天,对早稻育秧有不同程度影响。每年端午节前后,出现降水集中、日照短缺、气温偏低的天气,称“龙舟水”,对早稻抽穗扬花有一定的影响。每年汛期(6—9月)从福州至海口之间登陆的台风,对潮南区都有所影响,平均每年5次,最多为1967年,达10次,最少为1985年,仅1次。在干旱季节,不是正面袭击的台风,能带来充沛的雨水,有利于当地农业生产和气候调节。造成重大自然灾害的台风,占影响潮南区台风总次数的10%左右。每年9月20日至10月20日这段时间,受冷空气影响,产生低温干燥或低温阴雨天气,伴有较大的偏北风,称“寒露风”。
【水系】练江发源于普宁市大南山五峰尖西南麓杨梅坪白水磜,自西向东流经区境北侧,由龟头海至海门港注入南海。练江平原全长94.5千米,中下游流程41.3千米,练江中下游河涌蓄水量0.3亿立方米,是两岸灌溉排涝和航运的主动脉。练江在潮南区境内的支流有7条。
金溪古称司马浦水或金竹林水。1956年上游径门谷口建成水库,取名金溪水库,河名称金溪。金溪发源于大南山尖峰,流经陈店溪口汇入练江。流程18.7千米,流域面积84.1平方千米。
利陂水发源于大南山家神岭西侧,自南向北,流经利陂村而得名,再经小坑、陂溪、丈八车、溪尾朱至华里西汇入练江。流程17.1千米,流域面积30.14平方千米。
两英河古称桃溪,又因上游有锣鼓瀑布而称锣鼓水,流经两英而得名,1959年建成秋风水库后也称秋风水。该河发源于大南山盐岭,是练江最大的支流,流域面积168.12平方千米。
红口輋水发源于大南山五峰尖东侧,北流经红口輋而得名,至村前合白水带,经石碑角、风吹、尖尾至西埠汇两英河东支出胪溪、半港闸入练江龟头海。流程18.5千米,流域面积74.27平方千米。
大寮水旧称成田水,发源于大南山牛牯岭北,流经叠石、仙斗折东在港头合蜘蛛埔水,至西岐合宁湖水过盐汀,因出大寮水闸汇入练江龟头海而得名。流程18.78千米,流域面积44平方千米。
龙溪发源于大南山雷岭峰东侧官芒坪,因上游有龙头崎瀑布而得名。流程25.1千米,流域面积102.6平方千米。
华林水发源于大南山东部余脉阳岽顶北麓,向东北流经华林村而得名,至田心、北洋汇入茆港水出练江龟头海。流程8.15千米,流域面积9.8平方千米。
另有雷岭河,发源于雷岭大山南麓,是龙江支流华湖水上游,自北向南,由龟山弯、赤竹坪、南溪3条支流汇合于双溪后经鹅地流入惠来县境。在潮南区境流程9.5千米,流域面积61平方千米。
【水库塘堰】潮南区有水库塘堰143宗,其中库容1000万立方米以上的中型水库有红口輋、龙溪一级、秋风、上金溪、龙溪二级、红场、小龙溪等7座;库容100万立方米以上的小(一)型水库9座,库容在100万立方米以下的小(二)型水库56座;另有分布于7个镇的塘堰71个。水库和塘堰总集雨面积221.79平方千米,总库容2.2亿立方米,正常库容1.6亿立方米,可灌溉耕地1.48万公顷。